发布时间:2018-12-17 来源于:
2018年12月7日,适逢国际民航日,由中国民用航空局与西北政法大学主办的,题为“迈向安全、协调、绿色的国际民航新时代——《制止与国际民用航空有关的非法行为的公约》(简称“《北京公约》”)航空法律论坛”在西安隆重召开。国际民航组织法律与对外关系局局长黄解放、国际民航组织运输局副局长拉弗耶先生、亚洲国际航空暨太空法研究会董事会主席程家瑞教授、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吕尔学、陕西省副省长陈国强、司法部立法四局副局长董超洁、西北政法大学校长杨宗科教授、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局长王长益、西部机场集团董事长王海鹏等航空法理论界与实务界代表150余人参会。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慕亚平律师出席该论坛,并作重要发言。
《北京公约》是航空法领域第一部以中国首都名称命名的国际条约,已于2018年7月1日正式生效。《北京公约》吸收了联合国反恐公约近些年取得的新原则、新成果,反映了国际反恐公约的发展趋势,增加了新罪名,弥补了原航空安保公约体系的空白和不足,为打击威胁民航安全的国际恐怖主义行为提供了有效手段和有力的法律保障,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反响。在国际民航组织的积极倡导下,目前已有26个国家确定了加入公约。《北京公约》将在今后为打击危害民航的恐怖主义活动和其他犯罪行为,保障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与会教授强调,《北京公约》是我国深度参与国际航空法律秩序全球治理的重大成果,在国际航空法的立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本次会议是公约生效后,国内航空实务界与法律界首次系统讨论公约实施的会议,也是我国首次由中国民航局与地方高校联合举办的学术会议,对我国航空法律的修订以及公约在我国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我所高级合伙人慕亚平律师作了《代理全国首例国际航空器留置纠纷的体会》的主旨发言,他表示律师应当为我国飞速发展的航空事业发挥作用,其近期将大力推动与航空业务相关的律师服务,以使得航空法及相关律师业务能更好为“一带一路”建设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服务。
会议期间,慕亚平律师还为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做了题为《代理全国首例国际航空器留置案的体会和收获》的专题讲座,受到导师和博士生们的高度评价。
论坛立足多元化、国际化视野,为来自国内外民用航空产业界、学术界和法律界等民用航空产学研各界人士搭建了有效的沟通与合作平台,为航空争议解决机制建言献策,助力我国在航空法治建设的步伐朝着更大、更稳、更自信地方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