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18 来源于: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近日,2021年全球市长论坛全体大会在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该论坛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世界城地组织、世界大都市协会、广州市政府共同举办。来自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嘉宾代表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与会议,分享交流城市治理经验,探讨城市未来发展思路。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闪涛律师、合伙人朱滔律师作为律师代表出席论坛,并在“多元包容韧性的城市治理体系”分论坛发言及开展圆桌讨论。
闪涛律师表示,在法治方面,“多元、包容、韧性”的大会主题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具有内在联系,只有高度关注到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需求,将城市治理与法治建设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展现出“多元、包容、韧性”的一面。在数治方面,闪律师提出了两个观点,一是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善于运用数字化技术以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与能力,做到“千人千面”。“包容与韧性”实际是一个“度”的把握,需要依赖数字化技术所体现的量化评价标准以区分和制定不同政策下的不同实施方式。二是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守好安全的底线。国家已陆续制定《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法律,且在不久前实施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各种数据与信息技术的使用标准正在不断修改、完善与制定中,如果广州能够更进一步打造数据安全高地、数字安全经济高地,将更有利于智慧城市、数字政府以及法治政府的建设。
在建设韧性城市方面,朱滔律师认为,一要提升城市韧性,要以数治思维推动法治建设作为切入点。一个韧性城市既要有抗压能力,也要有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二要形成全时空、泛领域、多学科结合的具有整体性的城市安全体系,完善法治建设,构建城市信息链,推动社会治理,构建软支撑。疫情期间,随着健康码的广泛应用,个人信息保护成为重点问题,对此,朱滔律师表示,个人信息保护和国家公共信息保护实际上是相互关联的,在个人信息披露、虚假信息甄别方面需在法治建设层面进一步细化。疫情期间城市之间的人群流动也说明了城市间需要一种长效、可持续的政策来达成统一与互认的标准,此标准离不开法律的支撑。广州应开展城市群的安全风险评估,建立区域风险监控预警体系和应急资源保障机制,包括统筹资源、科学管控和降低城市运行成本,如广州中院启动了全国首家5G智慧法院建设,广州仲裁委员会和广州劳动人事仲裁机构采取“云仲裁、互联网+”的调解仲裁方式,实现互联网在线调解,通过远程视频同步异地审理,提高了仲裁的效率。朱滔律师还表示,社区民众作为城市管理的基层力量,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府要进一步调动民众参与到韧性城市的建设中来,在面对风险时要形成自下而上的修复功能,这对城市的防御、修复、反弹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本次分论坛圆桌会议还邀请了相关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大家结合自身专业领域的知识,围绕广州的城市治理实践,交流了城市治理经验,共同讨论韧性城市的建设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