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4-02 来源于: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月1日,由广东省法学会主办、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和南粤文化交流中心联合承办的“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法治护航研讨会”在广信君达成功举办。会议由省委政法委二级巡视员、省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姜滨主持。省公安厅国际合作与港澳联络处处长严波、省商务厅对外经济合作处副处长温晓环、省委外办海洋权益与涉外安全处处长叶蓝、南粤文化交流中心主任叶衡远、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秘书长李青、暨南大学中国海外利益保护研究中心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陈奕平、中信保广东分公司项目险业务处副处长周岳婷、东风锐眼风险咨询公司董事郑刚、中城卫安保公司董事长肖芃、中国交通建设集团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海外项目总经理胡英杰、广州地铁集团海外项目部部长朱聪、天合烟草国际公司董事长欧兴林、广信君达高级合伙人闪涛、中国法学会一带一路法治研究基地主任左海聪等出席会议并发言。
会议强调海外利益保护工作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海外利益保护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加快构建涉外法律服务体系,扩大法律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支持国内法律服务企业“走出去”,在全球法治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严波介绍了加强中巴经济走廊安全保障工作的情况,指出存在的安全风险,希望通过和境外执法部门加强合作,维护我国海外企业合法权益;国内安保企业积极走出去;国内高校智库和民间力量能积极提供法治护航。
温晓环通报了我省海外重点项目的总体情况及中巴经济走廊沿线项目的进展情况,指出截至2020年底,广东有超过8000家企业开展了对外投资业务,境外投资总额超过2000亿美元,其中只有不到10%的投资在发达国家,主要集中于港澳地区和东盟国家。目前对巴基斯坦的投资还很少。国内应从政策、安保、法律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保障。
叶蓝介绍了我省开展领事保护机制和“一带一路”安保机制,以及省委外办开展的涉外安全服务工作情况,指出我国一些企业存在海外风险防范意识薄弱问题。希望企业能主动向省委外办等部门报备企业“走出去”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应对安全风险和危机措施。要用好涉外法律服务的专业力量,发挥社会力量作用,同心共建安定和谐的中巴经济走廊。媒体报道时要注意避免引发国际负面舆论炒作。
叶衡远介绍了南粤文化交流中心开展文化交流和公益慈善工作情况,指出民心相通的重要性,分析了文化交流和公益慈善活动对改善中巴经济走廊安全环境的积极作用,建议加强党的领导,统筹协调各方资源,激发社会组织和市场活力。社会各界要积极参与海外利益保护,开展海外交流、慈善公益、投资等活动。
陈奕平分析了当前国际安全形势和巴基斯坦安全环境,指出海外利益面临的风险挑战,建议国家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各部门责任,推动中巴安保机制对接,注意综合运用巴方当地安保力量和海外侨胞、当地媒体力量。总结广东海外利益保护工作,形成可推广的经验。
周岳婷介绍了中信保在服务海外投资保护中的作用,指出海外投资要注意防范当地政局变化、政府违约、汇率变化、合作方经营不善等方面的风险,希望企业利用信保工具分担风险,并建议加强海外利益保护工作宣传力度,增强企业安全意识,健全海外利益保护链,加强涉外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增强提升企业防范化解风险能力。
李青分析了中巴经济走廊的战略地位,提出要从战略层面加强风险防范。要注意与巴基斯坦产业政策对接,重视投资改善当地民生项目,避免陷入资本主义唯利是图的投资模式,创造多赢局面。要注意整合各方力量,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积极提供安全信息服务。注意运用当地的法治系统保护企业和人员安全。要加强民族语言人才培养,完善小语种教育布局,包括发挥外国留学生的资源优势。
郑刚结合在巴基斯坦多年的营商经验,分析了现今巴基斯坦在安全保障、营商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建议出海企业要注意规避风险源,投资前需做深入细致的调研分析,全面了解风险源,制定完善的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海外投资要树立利益相关方管理理念,注意避免卷入当地事务。海外利益保护工作要注意为企业赋能,满足企业的现实需要。
肖芃列举了安全人员运转体系、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识别公共安全风险、建立情报处理机制、舆情管控、安防设施建设、公共安全培训教育和应急演练等方面的做法,为企业做好安保工作提供经验参考。建议出海企业建立安全官制度,并注意与专业安保公司合作。
胡英杰介绍了瓜达尔港口建设情况及中巴安保合作的现状,强调要坚持员工生命至上的安保理念,提出了建立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安防体系、提供专业培训和设备支持、加大改善当地民生环境的投入力度等意见建议。
朱聪介绍了广州地铁公司承运拉舍尔橙线项目情况,指出巴基斯坦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路线,促进了当地交通、就业、贸易、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欢迎。公司加强人员管理,积极主动与当地安全部门合作,方能确保外派员工的安全。此外,我国与巴基斯坦政府签订的中国人保护协议,是我国人员安全的有力保障。
欧兴林指出中巴在营商环境、清关、执法手段等方面存在差异,企业要注意适应当地的环境,建议构建统一平台,制定行为规范,加强人才交流培训,成立专项应急基金,帮助企业应对突发事件。
闪涛律师认为,当前企业对涉外法律服务、海外法律环境、中国律师作用的认识不深,在法律风险防控方面的投入普遍较少。律师行业也正在加快培养复合型涉外法律服务律师队伍,更需要从多方面开展联动和合作。一方面是发改、商务、国资层面要进一步推动企业增强风险意识,倡导在海外投资备案环节设置投前、投中、投后的风险审查机制;另一方面是要进一步提升企业聘请涉外法律服务顾问的意识,完善涉外法律服务领域的招投标市场以及定价机制;同时,涉外法律服务机构要加大落地服务能力的建设,跟上企业走出去的步伐。
最后,左海聪主任作总结发言,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是发展大势,健全涉外法律服务更是重中之重,应当结合实际、开展研究、加强战略和政策对接、关注投资合作惯例;强调加强企业安保措施、企业合法合规经营、政府风险防范制度建设,尽快补足企业在巴基斯坦进行投资过程中面对的条件不成熟、设施不完备、安保不健全、沟通不通畅等短板。希望广东企业发扬当年改革开放精神,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信心,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做大做强企业的商机,加大“走出去”步伐。同时要借鉴国际跨国企业成功的经验,推动“走出去”企业的本土化。
参加本次研讨会的还有,省委政法委法治建设处处长周文军、 省律协港澳台及外事工委副主任陈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走出去”战略下涉外法律研究服务中心研究员李杰、广东省公安厅国际合作与港澳联络处一级警长胡锋、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讲师邹嘉龄、省法学会研究部主任郑桂琼等部门人员、企业家、学者、律师等。
广信君达作为“一带一路”十佳律师事务所、“一带一路”律师联盟首批成员单位,将带领全所涉外律师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主动适应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关注国际法律新形势问题,研究法律风险及对策,为我国加快制度型开放建设、高水平推进共建“一带一路”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