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毒辩论坛之精细化辩护”线下主题分享活动在广信君达召开

发布时间:2020-11-24        来源于: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2020年11月21日,“2020毒辩论坛之精细化辩护”线下主题活动在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成功召开。论坛由市律协普通刑事法律专业委员会(简称“市律协普刑委”)、羊城毒辩、星火毒辩F6主办,本所刑事诉讼专业部(简称“刑事部”)承办。

出席活动并担任主讲嘉宾的有市律协普刑委主任钟其胜、副主任唐以明,本所合伙人、刑事部部长洪树涌,北京市尚权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雨、北京市立方(广州)律师事务所王红兵、四川矩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姚志刚、广东金桥百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关欣、盈科(全国)毒品犯罪研究中心主任王伟刚、广东环球经纬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尹国华、广强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黄坚明、国信信扬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林叔权等。活动由本所刘玉霞律师主持,共吸引100多名律师同仁参与。

本次主题分享聚焦毒品犯罪辩护多个难点、复杂点,覆盖面广、针对性强。

钟其胜律师以“刑辩律师思维模式的转变”为题,强调刑辩律师一定要坚持技术辩护和思考,既要“琢磨”事,又要“琢磨”人。钟律师提出,律师思维要实现三种转变:1.由案源思维到客户思维,站在客户的立场上,考虑客户的需求,转化与客户交流的话语体系,以客户易懂的话语进行沟通;2.由客户思维到商业思维,要把目标对准大众化人群,再到高净值人群;3.从专业的突破到修养的突破,帮助别人、成就自己。

唐以明律师“从唐某、郑某涉毒案的有效辩护看毒品归属的审查判断”为例,分析毒品案件中需要注意的“案中案”问题,比如将当事人车上或房内查获的毒品主张为与当事人无关,可从当事人此前有无涉毒历史、是否独自管理车辆、房间或毒品包装物是否有其生物痕迹、(临时借住)房屋房内是否有吸毒工具及是否与当事人匹配等进行综合审查、判断。

张雨律师解析制毒与制毒物品犯罪辩护难点问题,并指出制毒案件争议大、困难多,才更需要律师迎难而上。

王红兵律师围绕“突破毒品鉴定难题”作分享,他认为,进行毒品案件辩护,仅仅在法庭上发表毒品鉴定文书质证意见是不够的,还需具备较真思维。

姚志刚律师分享涉案毒品的同一性辩护思路,从提取、扣押、称量、取样、送检、保管等程序性方面,为与会人员揭示毒品同一性的辩护逻辑。

关欣律师讲解制毒犯罪辩护的要点,通过化学分子式的图表,还原制毒原料实际所属物质,为制毒案件提出极具针对性的辩护意见。

王伟刚律师解析边境毒品犯罪辩护要点,指出国内毒品的主要来源为金三角地区。为了提出更加精准的辩护意见,王律师实地走访金三角,查看当地地形地貌,从管辖、当事人国籍、年龄、控制下交付等方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边境毒品犯罪辩护思路。

尹国华律师以孟晚舟引渡案为切入点,揭示引渡案的“高、大、上”——申请及审核的层级最高、外交无小事、接触的都是国家机构上层,并结合“中埃引渡第一案”等分享了跨国毒品犯罪引渡案的辩护技巧。

黄坚明律师以“某女子涉毒,两男子被判刑案”为例,从线人提前报案、一次举报三人涉案、使用贩毒者电话、独立交付毒品等,讲解警方线人行为边界及毒品命案辩护要点。

本所合伙人、刑事部部长洪树涌律师总结了毒品案件在侦查阶段应“如何诊断案情”:1.侦查阶段律师除了会见,并非只能等;2.引导家属从关注案件结果到关注律师办案过程;3.律师要收集情报;4.会见是诊断案情的最佳时机;5.告知嫌疑人如何辩认证据等。

林叔权律师就“羊城毒辩”团队谈如何塑造律师、团队、平台品牌。他认为,个人品牌要从留痕开始,以论文发表、出书为最高境界;团队品牌要从团队组建开始,重要的在于团队的经营;打造平台,成为平台上的绿叶,与红花互映互辉。

本次主题分享持续一天,干货满满,引发与会人员的诸多思考,主讲嘉宾和与会人员均表示意犹未尽、受益匪浅,期待下一次活动!

返回列表页
上一篇:民法典讲堂㊻ | 广信君达黄蓉律师应邀为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开展民法典宣讲 下一篇:民法典讲堂㊺ | 广信君达肖利兰、何小锐律师受邀开展民法典专题宣讲
流量统计代码